“道可道,非常道”,还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虚拟现实 2024-11-15 14:54 浏览(0) 评论(0)
- N +

一、“道可道,非常道”,还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到底是什么意思,成了千古之迷。只有理其中辩证法,才能迎刃而解!

德旭悟道一一能与所之辩证

哲学最高也最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宇宙从哪里来?我同宇宙的关系?

以上看起来是四个问题,其实究竟来讲只是一个问题:我是谁?为了便于悟到我是谁,我们不妨从能与所这两方面来观照。“能”先观照为无形无相本能,“所”先观照为能觉的对象,它可以是有形有相的东西,也可以是一种感觉。比如眼睛看到一朵花,那花就是所,眼睛具有能见的这个能(注意这个能只是通过眼睛而表现)。有时你感到肚子疼,那疼是所,能感觉到疼的知觉就是能。日常生活中,人都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功能来认识宇宙万事万物这个所。(这六个功能只是借助肉团身体来表现)那么心粗的人就想当然把这个肉身(工具)当成我,而心细的人就会发现个问题:到底这个“能”是我,还是“所”是我?

德国作家埃克哈特•托利就经历了这样•个过程,他在《当下的力量》一 书中写道:

“我三十岁之前的生命,处在一个持续性的焦虑状态,其间穿插着自杀性的沮丧。现在旧事重提,给我恍如隔世或是好像在谈论别人生平的感觉。过完二十九岁生日很长的一段期间之后,有一天的凌晨时分,我在一阵极 端的恐惧之中惊醒过来。我曾经有过多次类似惊醒的感觉,不过这一次感觉最 为强烈。黑夜的死寂,暗室中家具模糊的轮廓,远方传来的火车噪音一一这一 切让我感觉格外的疏离、敌意,而且了无生趣。我对世界升起了一股很深的厌 离之情。其中最令我厌恶难耐的是我自己的存在。活着承受着这悲苦的重担, 意义何在?持续这永无止境的挣扎,又是何苦? 一股从心里深处升起的对虚空 和不存在的渴求,强烈地压过了我想继续存活下去的本能。'我活不下去了,我受不了我自己了。‘这个念头不断地在我的脑海里盘旋。 然后我突然觉察到这个念头的奇特之处。'我究竟是一个还是两个?如果我受不 了我自己,那么必然有两个我在:就是我和我所受不了的我自己。'’也许,‘我 这么想着,’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才是真的吧’。

这一番奇特的体悟,把我震得万念俱空。我完全的处于意识之中,可是却 没有了思想。接着我感觉自己被卷入一股能量的涡流里。涡流的速度由慢开始 加速。我陷入强烈的恐惧之中,整个身体开始震动。我听到一个好像来自我胸 腔内的声音说:’不要抗拒。‘我可以感觉自己被吸进一个虚空里。而这个虚空, 感觉上是在我的内在而非来自外界。突然之间,恐惧消失了,我让自己掉进这 个虚空里。这之后所发生的事,我都不太记得了。

第二天,我我被窗外的鸟叫声唤醒,这样的声音是我从前没有听到过的,我的眼睛还是闭着的,可是我却看到一颗宝石的影像,是的,如果连一颗宝石都能发出声音,那么它就是该是如此。……接下来的5个月里,我处在一个持续的深沉和平静的喜悦之中,5个月之后,它的强度多少减退了些,或许是因为他已经成了我的自然状态的缘故,虽然我的生活起居运作自如,可是我明白这一生中我做过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对我的现在拥有的有所助益了”。

这里作者描述了一个典型的由二元(能与所)对立状态的人转变为天人合一(能所是一)的状态的人的过程,以及心理变化,思想意识等的变化与感受。这就悟“道”的详细心历过程,大家细加体悟!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永恒的恒常之道,可道之道,是指可以言说的(所)。那个恒常之道,无形无相,不可言说(能),凡是可以说的(所),就不是恒常的道(能),所以说叫“非常道”(能非所),并且道本来没有名字,现在竟然勉强把它称为道,意思就是说,凡是可以以名相称的事物,他的名称,只不过是假立的名称而已,所以说不是“恒名”。比如中国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