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真美作文怎样写?
云,天空的使者,在蔚蓝色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它也点缀着天空,为天空增添了几分色彩。
它们常常聚在一起,漂浮在湛蓝的天空上,好像一堆棉花糖,令人垂涎欲滴;它又像一张张雪白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舒服极了。你看,这云又分散开来了,变成了一棵棵披着白袍的雪松,它们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挺拔,也有的歪斜,他们交错着、簇拥着,把蓝天装扮成了一片茂密的大森林。
这时,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地来到了一片大草原上,悠闲地吃着嫩绿的小草,全然不知它身后的危险。一个猎人正举着枪一步步逼近,小兔子好像有所察觉,一个箭步窜到了云层里。不知什么时候,那个猎人也不见了。突然,从远方传来了一阵阵马蹄声,紧随其后的就是一群群火红色的烈马。它们争先恐后的往前冲,还不时传来阵阵嘶鸣声。它们所过之处都会变得尘土飞扬。快看,在后面的一匹马加快了速度,猛地冲出马群,奔向远方。我想:天上是不是也在举行运动会?正当我无限遐想时,那变幻莫测的云朵又变成了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小鱼,在浩瀚的大海中追逐嬉戏……
云渐渐地消失了,但我的思绪还徘徊在刚才那奇妙的景象中。云,我爱你!是你为天空添上了一道神秘的色彩,是你让天空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是你使天空变得更加绚丽!
崂山十二景是指哪些景点
巨峰旭照 龙潭喷雨 明霞散绮 太清水月 海峤仙墩 那罗延窟 云洞蟠松 狮岭横云 华楼叠石 九水明漪 岩瀑潮音 蔚竹鸣泉 【巨峰旭照】 巨峰是崂山主峰,俗称“崂顶”,位于崂山中部群峰之中,海拔1132.7米。“云海奇观”、“旭照奇观”、“彩球奇观”是巨峰景物中的三大奇观。特别是“旭照奇观”,绮丽壮美,被列为崂山十二景之冠,称“巨峰旭照”。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 【龙潭喷雨】 龙潭瀑又名玉龙瀑,位于崂山南麓八水河中游。八水河流至此处跌落于深潭,水如玉龙,吐雾喷雨,景色壮观,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龙潭喷雨”。周至元有诗赞曰:“凌空乱溅沫,疑是玉龙飞。白挂虹千仞,青山环一围。抛来珠落落,舞处雪霏霏。游客贪清赏,斜阳不忍归。” 【明霞散绮】 从太清宫北上,行约3公里左右,在竹树葱笼、绿荫掩映中便是明霞洞。这里背后石峰耸立,山高林密,前望群峦下伏,峭壑深邃,每当朝晖夕阳,霞光变幻无穷,因而被列为崂山十二景,称“明霞散绮”。清代高密文人孙风云有诗赞曰:“拾级不辞劳,松篁涨晚涛。岚光拔地峻,海色逼天高。绝顶霞粘屐,精庭雪晕袍。三壶皆似削,俯势瞰灵鳌。” 【太清水月】 在太清宫看海上月出,别有一番情趣。当万籁俱寂之时,光洁的月亮被一团金辉托出海面,溶溶月色倾洒海面,浮光潋滟,玉壶冰镜。岸边清风掠竹,细浪轻拍,景色幽奇绝伦。这便是崂山十二景中的“太清水月”。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 【海峤仙墩】 海峤仙墩是指崂山头南部的八仙墩,崂山头距太清宫7公里,是由海蚀岩洞组成的奇特自然风貌。崂山头的南部,由于海浪多年冲击,崖岸断落如厦,崖下海中有十多块两米高的石墩,神话传说八仙过海时曾在此小憩,因名八仙墩。此处风劲浪高,波涛汹涌,极为惊险,被誉为“崂山第一奇景”,在崂山十二景中称“海峤仙墩”。明代高僧憨山有诗赞曰:“混沌何年凿,神功此地开。势吞沧海尽,潮压万山回。洞宇今何在,仙人去不来。蓬莱应浪藉,身世重堪哀。” 【那罗佛窟】 自华严寺沿山涧西上即达那罗延窟,这座天然的石洞宽7米,高、深各10余米,四壁如削,洞顶有一圆洞,颇似火山喷口,天光由此圆孔透入,据僧人说那罗延佛就是在窟中修炼成正果。如此巨大的花岗岩洞国内尚不多见,在崂山十二景中,称“那罗佛窟”。清代即墨文人黄玉瑚有诗赞曰:“荒山留佛骨,卓锡何年至?那罗延窟存,东来识大意。” 【云洞蟠松】 白云洞在崂山东部,华严寺西北,太平宫西南3.5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其景物之清奇,风光之绮丽,则又别具一格。白云洞由巨石架成,左为青龙石,右为白虎石,前为朱雀石,后为玄武石。洞石岩顶上有一名为“华盖”的古松,势如腾龙,绿荫冉冉,覆盖全洞,在崂山十二景中称“云洞蟠松”。蓝水有诗赞曰:“白云深处白云洞,日日洞口白云封。惊看云中龙出没,一株洞后百年松。” 【狮岭横云】 狮子峰在太平宫东北,几块巨石相叠,侧看成岭,竖看成峰,状若雄狮,横卧在苍茫云雾中,海风吹来,白云宛若游龙,翩若惊鸿,在阳光的照射下,景色十分绚丽。但狮子峰最壮美的景色是“狮峰观日”,人们在狮峰观罢日出,趁晓雾未开,方可尽情地领略“狮岭横云”的妙趣,因而列入崂山十二景。明代即墨文人黄宗臣有《宿狮子峰》诗:“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夜声时到秋山寺,半是风声半是涛。” 【华楼叠石】 华楼山位于崂山水库南岸,海拔408米。华楼峰是矗立山顶东部的一座方形石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又因异石突起,犹如华表,又名“华表峰”,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清代平度文人白永修有诗赞曰:“摩霄卓立碧芙蓉,天开名山第一峰。岚气蒸成金液水,海霞飞满石门秋。” 【九水明漪】 北九水分内九水与外九水两部分,全长9.5公里,是白沙河的中游峡谷地带。内外九水共有18道湾,涧水遇峰必折,折处旋成深潭,形成一处景观,各具特色,纷呈异景,《胶澳志》称北九水之景为:“水作龙吟,石同虎踞,音乐图画,文本天成。”在崂山十二景中,最为秀丽多姿的当数“九水明漪”。清代即墨文人黄襀有诗赞曰:“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盘龙。溪边疑有胡麻饭,身在桃源第几重。” 【岩瀑潮音】 潮音瀑原名鱼鳞瀑或玉鳞瀑,因其声似潮涌,自1931年始更名。潮音瀑是北九水的尽头,四面峭壁环绕,东南高壁裂开如门,瀑布从此泻下,山谷轰鸣,声如澎湃怒潮。清代山东抚军崔应阶有诗赞曰:“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