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875”是什么意思?共有几种意思?急
你爸爸是我
二、怎么改核心啊!!!
方法一、
修改方法为:点击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在boot.ini中选择高级→在/numproc(n)取消上面的勾=-,重新启动系统,就可以改为单核心了。
方法二、
Inter(R)Pentium(R)Dual E2140处理器,按del进入bios,进入Device Configurations选项,将Dual Core CPU后的Disable改为Enable,保存退出之后,既可启用处理器的双核心。
=
方法三、
-
如果您只有某些个别程序使用单核运行,那么在windows系统下既可进行设置,启动“任务管理器”
在任务管理器的“进程”标签中,选中需要设-置的程序进程。这里我们右击需要设置的进程,在出现的菜单中点击“关系设置”。
三、Web测试和App测试有什么区别
WEB测试和App测试从流程上来说,没有区别。都需要经历测试计划方案,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测试报告等相关活动。从技术上来说,WEB测试和APP测试其测试类型也基本相似,都需要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GUI测试等测试类型。
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具体测试的细节和方法有区别。比如:性能测试:在WEB测试只需要测试响应时间这个要素,在App测试中还需要考虑流量测试和耗电量测试。
兼容性测试:在WEB端是兼容浏览器,在App端兼容的是手机设备。而且相对应的兼容性测试工具也不相同,WEB因为是测试兼容浏览器,所以需要使用不同的浏览器进行兼容性测试(常见的是兼容IE6、IE8、Chrome、Firefox),如果是手机端,那么就需要兼容不同品牌、不同分辨率、不同Android版本甚至不同操作系统的兼容。(常见的兼容方式是兼容市场占用率前N位的手机即可),有时候也可以使用到兼容性测试工具,但WEB兼容性工具多用IETester等工具,而App兼容性测试会使用一些网站推出的商业工具进行测试,据我所知你注册的这个Test+测试家就有相关工具。
安装测试:WEB测试基本上没有客户端层面的安装测试,但是App测试是存在客户端层面的安装测试,那么就具备相关的测试点。
还有,App测试基于手机设备,还有一些手机设备的专项测试。如交叉事件测试、操作类型测试、网络测试(弱网测试、网络切换)
交叉事件测试:就是在操作某个软件的时候,来电话、来短信,电量不足提示等外部事件。
操作类型测试:如横屏测试,手势测试
网络测试:包含弱网和网络切换测试。需要测试弱网所造成的用户体验,重点要考虑回退和刷新是否会造成二次提交。弱网络的模拟,据说可以用360wifi实现设置。
从系统架构的层面,WEB测试只要更新了服务器端,客户端就会同步会更新。而且客户端是可以保证每一个用户的客户端完全一致的。但是APP端是不能够保证完全一致的,除非用户更新客户端。如果是APP下修改了服务器端,意味着客户端用户所使用的核心版本都需要进行回归测试一遍。
还有升级测试:升级测试的提醒机制,升级取消是否会影响原有功能的使用,升级后用户数据是否被清除了。
四、游戏开发需要了解哪些背景知识?
游戏开发从哪里开始学起?
手游这么火,我为什么不直接讲手游呢?原因很简单,想要开发手机游戏,对技术人员要求很高。
手游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原生开发手游,一种是微信小游戏和网页小游戏。后面这个就不用说了,我主要说原生手游。
我在后面会讲到,游戏引擎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开发。原生手游的话,用购买的成熟引擎做的话,调试起来就会比较困难。毕竟要在手机跑,出问题再改,再跑,加上手机内存和硬件限制,不如电脑端可以随时调试。
其次,手游的开发需要考量更多资源的分配和占比,发布的包就是一个考验,谁也不会下载一个三四百兆的安装包。
我会以电脑游戏为主,进行开发流程的讲解。
首先,电脑游戏开发便捷。事实上,只要开发游戏,就一定离不开电脑,不管是主机游戏,还是掌上游戏、移动游戏,开发一定是在电脑上(或者专用开发电脑);其次,搞明白了电脑游戏的开发流程和知识之后,其他游戏的开发也一通百通。
我会针对 2D 游戏(特指客户端游戏)进行剖析和讲解。为何专门选择 2D 游戏进行讲解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2D 游戏涉及最基本的图形、图像知识。从画面方面考虑,开发 2D 游戏只需要你知道 X 和 Y的位置即可,其他深层次的知识,引擎都可以替你完成。
想要制作 3D 画面,你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特别是几何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首先需要掌握核心的开发流程,至于过于细节的知识,可以在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再进行拓展学习。
2D 游戏涉及最核心的网络呈现过程。网络数据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传输,经过服务器端计算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进行呈现。比如,从“一颗炸弹消灭几个敌人”,就能知道网络是否有延迟,服务器计算是否正确等等。
五、ATI HD5450独立显卡,拥有1GB独立显存怎么样?
5450差不多相当于N卡的GT220或9500GT,这几款都是入门级烂卡,满足时下用户要求但一年内肯定淘汰
楼主是有一位辨别显卡好坏主要看显存大小的用户,这里简单说几句,让楼主从该误区中走出来
显卡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小型电脑,它有自己的核心(主机上就是CPU),所以也就有GPU一称,核心频率是它的主频;显存就是主机的内存,显存位宽、显存频率就是内存的频率;SP单元、渲染器数量等就是它的显卡。
决定一个显卡的好坏的主要标准是什么?虽然显存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这个参数不是最重要的。。。
看一个显卡要综合来看,如果显存较高,但是核心频率、位宽等参数却较低,显然它的性能要相对差些
不要过分追求显存,以GT240或者GTS250档次的显卡来说,512M足够了,再上去根本没用,实质性的性能(其他参数)都没有提高
1500左右的显卡1G显存是有必要的,它的主要参数上去了,就像一台电脑其他配置上去了,内存也要上去,这样性能更佳,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现在显存成本大大降低,普遍采用GDDR5显存颗粒,在千元价位的显卡也多数采用1G显存而价格增加不大,因此多数用户都普遍从千元价位开始选用1G显存的显卡
目前能够坚持2、3年的显卡起码要看GT240(支持DX11的GT440已经上市)和5670这样档次的显卡,价位在550左右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