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磐,遇火重生 是什么意思?

物联网 2025-07-14 21:15 浏览(0) 评论(0)
- N +

一、凤凰涅磐,遇火重生 是什么意思?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义,在佛经中,被称为“涅磐”。

《涅磐无名论》中的记载如下:“ 无名曰: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圣人乎!何则? 非理不圣,非圣不理,理而为圣者,圣人不异理也。故天帝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六合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磐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语言:无名者说,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圣人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圣人,反之,不是圣人也不能知道这个真理,正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成为圣人,所以圣人与真理契合无间,凡是圣人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所以通达空境的圣人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六合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磐。这就是佛经里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磐”。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由是推知,涅磐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涅磐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天女说: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脱也无终始。

二、暗月的精神之石是什么东西啊?

1.应该是翻译问题精神之石也叫灵魂之石,它是ACT4的中间的任务,是PASS ACT3杀了墨菲斯托掉得,如果墨菲斯托掉得没拿起来,来到ACT4和凯恩说话他还会给你(如果砸了精神之石,就不会再给你),这个每个难度只能做一次任务。不是用它而是完成后掉落的符文。

PS:PT砸完石头会给你1#-12#、EM砸完石头会给你12#-22#、DY石头会给你15#-25#。

2.乔丹之石是个RING(戒指)[乔丹之石]The Stone of Jordan:

稀有度评价:普通

有交易价值比率:100%

默认的货币。一件具有交易价值的装备和物品其价值体现在它等值于几个SOJ。其

属性如下:

所有已学技能+1,魔法(MANA)最大值加25%,+1-12点电伤害,+20点魔法值

EYE:THEEYEOFETLICH一种D2中出现的稀有项链,它的属性使它成为众多玩家

极想拥有的装备,它的属性如下:

偷取3%-7%的生命值+1-6的冷冻伤害+1点所有已学技能+10-40对射击物的防御力

+1-5点的光照范围

1 : 1616 安达利尔 - (噩梦)

1 : 2656 安达利尔 - [地狱]

1 : 4304 暗黑破坏神

1 : 6041 督瑞尔 - (噩梦)

1 : 6319 督瑞尔 - [地狱]

1 : 7069 暗黑破坏神 - (噩梦)

1 : 7108 巴尔

1 : 7127 墨非斯托 - (噩梦)

1 : 7279 巴尔 - [地狱]

1 : 7324 巴尔 - (噩梦)

1 : 7401 暗黑破坏神 - [地狱]

1 : 7568 墨非斯托 - [地狱]

三、"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这句话啥意思?

一、句子的意思

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解释:正当你要用心的时候,恰巧会发现真心无以为用。

这两句是开悟以后的境界。无心可用是因为没有障碍、没有牵挂和自我的执着。但无心并非没有智能的功能和作用,其作用就是在悟后的待人接物、处世应对、工作思考等等。所以开悟以后的无心并不等于白痴或脑中一片空白,反而是绝对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发挥心的功能。

2、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解释:真的无心恰恰有用,用得很自在;运用自如却没有感觉到有用什么东西。

这是智慧的极高境界。就像练武之人说无招胜有招,练到很高的境界时,真的是乱七八糟都是招数。智者没有自私自利、自大自卑等的愚痴迷狂心,正好用无染无垢的慈悲心来为一切众生积极服务;经常为了利乐他人而忙得席不暇暖,不知老之将至,还像是一个无事要做、无人干扰的大闲人。

出处:禅宗的法融禅师所作。这是一首开悟的诗。原文是:“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扩展资料:

法融(593-657),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俗姓韦,润州延陵(江苏丹阳县延陵镇)人。十九岁即尽通经史,因阅《般若经》,遂皈信佛法。后入茅山,依炅法师出家,二十年中专精匪懈,入大妙门。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法融于牛头山幽栖寺北岩下别立禅室,潜修禅观,净侣四至,百有余人。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闻之,往付顿教法门。以牛头山为中心之法系遂称为牛头宗,自法融至慧忠,称为牛头六祖,盛极一时,入宋以后渐衰。贞观二十一年,法融在幽栖寺开讲《法华》。高宗永徽三年,应请至建业讲《大品般若》,后又讲《大集经》。显庆元年,应请住建初寺,次年正月二十三日示寂,寿六十四,腊四十一。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法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