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D-WAN安全吗?
SD-WAN产品组合利用领先的网络产品,自动化和强大的安全架构来实现更大的灵活性,更大的带宽和更低的成本。
云原生应用程序通常使用容器技术或无服务器计算,这将软件框架与特定的操作系统或硬件设备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控制控制云应用程序实例的容器环境-因为没有要保护的特定物理元素(如交换机或服务器)。
SD-WAN技术的另一个诱人之处在于,它可以使用端到端加密将安全功能(例如虚拟专用网)部署为软件覆盖。这有助于满足可能希望连接分支机构或零售店但又具有较高安全性要求的企业的安全性要求。
二、SD-WAN与MPLS该如何选择?考虑哪些因素?
当前有一种误解是认为MPLS比SD-WAN更安全。现实情况是,在SD-WAN网络环境中使用IPSec连接,加密和其他服务链足以解决大多数安全问题。
SD-WAN的最大好处之一是它可以替代MPLS。我们更多的是将SD-WAN和MPLS结合。SD-WAN和MPLS的结合使整个网络连接更加有效,并且更有可能满足QoS要求。
SD-WAN的重点是跨地理范围连接用户,而SDN则集中在局域网上。总体而言,SD-WAN简化了最终用户的网络管理,使IT专业人员可以专注于技术管理的其他领域。
三、混合SD-WAN组网模式如何?
SD-WAN解决方案的多接入、多场景和双模式等特点,可以让企业以更高性价比的方式组建广域网,满足现代分支、远程站点不断变化的需求,适应SaaS和基于云的服务,通过IT集中控制与自动化提高分支效率,以及提高系统可视化和应用性能的控制,给广域网成本居高不下或存在应用性能问题的国内企业带来性价比更高、灵活性更好的组网、运营方案。
纯互联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中多地域、多运营商接入的环境。SD-WAN解决方案,在端到端互连互通的方案中,加入POP层。通过多POP点接入的方案,在POP层解决跨运营商互通,实现多运营商CPEs选择最优POP点接入、动态路径调整;基于互联网解决CPE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结合用户级QoS,利用MPLS Core网络进行动态路径计算保障端到端SLA。
混合SD-WAN组网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接入并融合企业MPLS WAN专线传输专线的服务保障方案。CPE通过互联网智能选择最佳POP点接入,并整合现有MPLS WAN保障网络服务质量。
这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广域网接入、多地组网及智能调度与管理服务,帮助企业零接触部署接入动态多线BGP网络以访问云端关键应用,分钟级构建云、数据中心、企业分支之间的专属网络,实现三者之间网络任意互联、灵活配置和智能调度,获得高品质的网络连接与云端关键应用访问体验。
SD-WAN解决方案是一套以安全为基石、结合SDN技术与广域网优化技术的广域网智慧互联解决方案,不仅具备SD-WAN的四大核心功能,集众多安全功能于一身,可从根本上解决来自分支机构的攻击难题。
SD-WAN还将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创新能力,帮助客户以极简的方式上云,连通云上业务,把云和网做到专精,构建企业专属智能广域网,建立云端连接,加速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落地。
四、SD-WAN智选方案有哪些特点?
云带来的经济是不可否认的。组织主要通过云来消费应用程序和服务,以实现成本和敏捷性优势。云交付解决方案通过消除企业自己运行软件的需求,极大地简化了快速发展的分布式企业的运营。
但这种简单性不能以企业适应增长和规模带来的复杂性为代价。
针对网点分散且同时具有不同的接入方式(电路专线、互联网专线、无线4G和5G等)、有网络节点融合(混合组网)、承载业务并存(如视频监控、办公互联、互联网受控访问)、潜在视频边缘云存储的需求特点,明确提出要求要打造有线和无线接入结合、MEC视频回传、边缘云存储的融合业务。
采用SD-WAN智选专线进行视频监控并办公系统互联融合组网的方案。
SD-WAN的特点也非常简单:
第一,三步上线。只需要三个步骤就可以把这张网建立起来。第1步,把终端寄给企业;第2步,连上网线;第3步,云端简单配置,立即上线。
第二,弹性。把主动权交给客户,按照客户的需求调整带宽。如果10M够用,可以用10M;如果10M不够用,可以自动在系统上调配,高峰期过去后再调下来,还可以省钱。在传统网络领域,客户对这种场景的需求很多。我们提供的弹性带宽解决方案,客户都十分认可。
第三,可视可控。对客户来说,之前的网络就是一个黑盒子,根本不可控。现在希望把全套产品给客户开放出来,让他清楚地看到这张网络有什么组成和状态,有了这样一个管理界面,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如何、质量如何、状态如何。
五、什么是ECC内存?
目前是一谈到服务器内存,大家都一致强调要买ECC内存,认为ECC内存速度快,其实是一种错误地认识,ECC内存成功之处并不是因为它速度快(速度方面根本不关它事只与内存类型有关),而是因为它有特殊的纠错能力,使服务器保持稳定。ECC本身并不是一种内存型号,也不是一种内存专用技术,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计算机指令中,是一种指令纠错技术。它的英文全称是“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对应的中文名称就叫做“错误检查和纠正”,从这个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发现并纠正错误”,它比奇偶校正技术更先进的方面主要在于它不仅能发现错误,而且能纠正这些错误,这些错误纠正之后计算机才能正确执行下面的任务,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之所以说它并不是一种内存型号,那是因为并不是一种影响内存结构和存储速度的技术,它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内存类型之中,就象我们在前面讲到的“奇偶校正”内存,它也不是一种内存,最开始应用这种技术的是EDO内存,现在的SD也有应用,而ECC内存主要是从SD内存开始得到广泛应用,而新的DDR、RDRAM也有相应的应用,目前主流的ECC内存其实是一种SD内存。